前言
-
恐惧和不安全感:倾向于零风险的生活,逃避与他人互相依赖和合作。(互赖)
-
“我现在就想得到”:想要的太多又太急切。(平衡)
-
谴责和抱怨:如果……多好……,只能带来短暂的解脱,却找不到解决办法。(承担)
-
绝望无助:犬儒主义,向命运低头,认为自己是环境的牺牲品。(创造)
-
缺乏人生平衡: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能自拔,舍本逐末。(重点)
-
“我的定位在哪儿?”:如果想从生活中有所获,必须“独占鳌头”、必须赢。(个人意志)
-
渴望理解:别人在诉说的时候,你并非努力聆听并试图理解对方,而是思考自己接下来怎么说。(学会聆听)
-
冲突和分歧:社会倾向用竞争的方法来解决分歧和冲突,只接受仅有的共识,而抗拒无法认可的部分,进而产生阻碍。(合作)
-
个人的停滞不前:人的本质是思维的——身体、头脑、心灵、精神。(自我超越)
社会潮流—— 身:保持现有的生活方法,用手术和药物解决健康问题。 脑:看电视,自娱自乐。 心:利用和他人的关系获取更多私利。 神:向日渐风行怀疑论和犬儒主义妥协。
原则—— 身:调整现在的生活方式,恰当地运用已有的、放之四海而皆准的、呗普遍接受的健康原理,预防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。 脑:开拓阅读的广度和深度,终身教育。 心:尊重对方,专注地聆听,并无私地为他人奉献,将带来巨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。 神:认识到原则是我们追寻生命意义的根源,原则是积极生活的源泉,是自然法则,是上天的恩惠。
七个习惯的简要定义与架构图
-
习惯一:积极主动
-
习惯二:以终为始
-
习惯三:要事第一
-
习惯四:双赢思维
-
习惯五:知彼解己
-
习惯六:统合综效
-
习惯七:不断更新
第一部分:思维方式与原则
第一章: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
-
品德成功论与个人魅力论就是两种典型的社会思维方式。“Paradigm (思维方式)”这个词来自希腊文,最初是一个科学名词,现在多用来指某种理论、模型、认知、假说或参考框架。
-
我们用这些地图(思维方式)诠释所有的经验,从来都不怀疑地图的正确性,甚至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。我们理所当然地假定自己的所见所闻就是真实的世界。我们的态度与行为源自这种假定,对事物的看法决定着我们的思想与行为。
-
别人的观点虽然有异,但也是清楚而客观的。立场决定观点。
-
库恩在书中阐释,科学研究的每一项重大突破,几乎都是首先打破传统,打破旧思维、旧模式才得以成功。
-
许多人在生死关头也会大彻大悟,重新审视生命中的优先次序,同 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人们突然接受一个新角色的时候,比如丈夫、妻 子、父母、主管或领导。
-
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越符合这些原则或者自然法则,就越能正确而高效地生活。比起为改变态度和行为所做出的努力,正确的思维方式对于个人和人际关系效能的影响要大得多。
-
承认自己的无知往往是求知的第一步。梭罗曾说:“如果我们时时忙着展现自己的知识,将何从忆起成长所需的无知?
-
人们越是依赖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法,越是加剧了问题潜在的隐患。
-
我们必不可停止探索,而一切探索的尽头,就是重回起点,并对起点有首次般的了解。
-
我们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或参照系,就像我们赖以观察世界的眼镜。我们看到的世界并非客观世界本身,而是我们在条件限制之下所看到的世界。
第二章:七个习惯概论
-
本书将习惯定义为“知识”、“技巧”与“意愿”相互交织的结果。知识是理论范畴,指点“做什么”及“为何做”;技巧告诉我们“如何做”;意愿促使“想要做”。要养成一种习惯,三者缺一不可。
-
“成熟模式图”(Maturity Continuum)即人类成长的三个阶段,分别 为依赖期、独立期、互赖期。 依赖(Dependence)期以“你”为核心——你照顾我;你为我的得失成败负责。 独立(Independence)期以“我”为核心——我可以做到;我可以负责;我可以靠自己;我有权选择。 互赖(Interdependence)期以“我们”为核心——我们可以做到;我们可以合作;我们可以融合彼此的智慧和能力,共创前程。 依赖期的人靠别人来实现愿望;独立期的人单枪匹马打天下;互赖期的人,群策群力实现最高成就。
-
一个能做到互赖的人,既能与人深入交流自己的想法,也能看到他人的智慧和潜力。但只有独立的人才能选择互赖,尚未摆脱依赖性的人则无此条件,因为他们无论在品德还是在自我把握方面都尚有欠缺。
-
为“产出/产能平衡”(P/PC Balance)原则,真正的效能应该包含两个要素:一是“产出”,即金蛋;二是“产能”——生产的资产或能力,即下金蛋的鹅。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。 P代表希望获得的产出,即金蛋;PC代表产能,即生产金蛋的资产或能力。
第三章 习惯一:积极主动
- 人有“选择的自由”(freedom to choose)。 这种自由来自人类特有的四种天赋。除自我意识外,我们还拥有“想象力”(imagination),能超出现实之外;有“良知”(conscience), 能明辨是非善恶;更有“独立意志”(independent will),能够不受外力影响,自行其是。
*“积极主动”(be proactivity)。 它的涵义不仅止于采取主动,还代表人必须为自己负责。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,而非外在环境;理智可以战胜感情;人有能力也有责任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。
-
若非拱手让人,任何人无法剥夺我们的自尊。
-
消极被动(我已无能为力、我就是这样一个人、他使我怒不可遏、他们不会接受的、我被迫……、我不能、我必须、如果 )
-
积极主动(试试看有没有其他可能性、我可以选择不同的作风、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、我可以想出有效的表达方式、我能选择恰当的回应、我选择、我情愿、我打算…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