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24-4-1
到24-4-7
的一周回顾。
(怎么才写完周报,今天又要写了×。这篇周报是4月9日周二写的,但是已经上三天班了,生理感觉是周三,但是距离周六还有3天,有点痛苦。)
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(包含剧透)
提前买了4月4号上午10点半的电影票,并且很自信自己会早起。
最后也是九点半才出门,路过公司,在附近的肯德基吃了早餐,然后继续骑自行车往商场赶。
还好之前来这边看过电影《奥本海默》,所以路还是挺熟,踩点到的电影中心。
取票之后,到影厅,还出了一个小乌龙,找不到门,默默一扇锁起来的门,晃了一会儿才发现门还要往前走,那边才是入口。
看电影绝对要不能错过开头,特别是自己一个人去看,如果和朋友一起看的话,我倒是不会那么在乎,大不了自己再看一遍。
早餐饮品点了肯德基的瓶装热饮,我带进去放椅子上,旁边坐了一对母子or朋友,他们点了吃的,隔了一个位置的小孩(?)还把手伸过来,以为我椅子上的饮料是他们的,我赶紧拦住。
观影体验感不错,画面音效音乐都是吉卜力的水准,但是剧情一言难尽,算是踩到我的雷点了。
(再次打开这份周报是4月15日,上次不知道写到一半然后12点去吃饭了,下午又在赶工作上的事情就没有继续写,周末也是在肝游戏,连blog装修都没空搞。)
继续回想《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》这部电影,我的雷点就是小男孩的母亲在火灾中丧生后,父亲转头就和妻子的妹妹好上了。
在那个时代背景下,这种事可能是很寻常的,因为活下去比爱情更重要。
影片开头,经典的防空警报,感觉这个声音在吉卜力的动画里出现过不少次,只要是二战时期发生的故事,基本都出现了,印象最深的是《萤火虫之墓》(如果没有,那就是我记忆出错了)。
听到警报声,我马上就联想到宫崎骏这辈人的心理创伤,我又被你们日本老头子的心理阴影霸凌了。
大家都说这是宫崎骏最后一部作品,之前又看到影评说这部片子可以算是宫崎骏的人生总结,类似人生传记,所以我是带着“把人物形象、故事情节代入宫崎骏”的角度去看的。
看完之后,我也能感受到一点宫崎骏想要表达的东西(在我看来的)。
首先就是片名,在国外,采取的片名是《苍鹭与少年》,但是国内引进却保留了日语原版的「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てるか」直译《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》。
我刚得知这个片名取自一本日本国民经典作品时,我就马上去找书看了,当时还以为会是对作品的改编,但其实只是对作品的致敬。
我可以说,宫崎骏这部电影很好地向观众们安利了这本书,同时,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,虽然每个故事都很简单,讲的似乎也是大家都懂的道理,但是,我们又有多少时间去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呢。
我的博客也有之前阅读的时候,记录下的印象比较深刻的段落,刚刚回头浏览一遍,还是挺治愈的。
我不清楚,这本书对宫崎骏的意义有多大,但是这也启发了我。
对我来说,宫崎骏这个安利卖的很成功,反观自己,什么时候也能创作出一部作品,然后向世界安利《种子与播种者》这本书。
虽然导演大岛渚和坂本龙一已经完成了这件事,但是很多人也是只知道《圣诞快乐,劳伦斯先生》,而不知道《种子与播种者》,或者说年代太久远了,被大家遗忘了。
生涯目标又定下来一个。
《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》,不是对电影内容的总结,而是延申到现实,对观众的一种提问。
电影放映完之后,我周围有细细碎碎的声音,“看不懂”、“我也没看明白”……当时我还沉浸在对真人父亲的行为批判中,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想的太多,心里想法反而是希望自己“没看懂”。
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?这是一个值得一生思考的问题,而人们一生都在追逐答案。
就像很多人都在问的,“活着有什么意义”,“人生有什么意义”,“工作有什么意义”一样,我们也许回答不上来有什么意义,但是,换个角度想,只要你能回答了“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?”,那么我们也无需再思考意义,因为活着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。
你如你所想地活着,你如你所想地行动,你如你所想地对待人事物,这就是所谓的“知行合一”吧。(突然想到了,就是这个词!)
我很喜欢影片前半部分里,真人眼前的火灾场景和来到小姨家后的平静交错场景的交叉剪辑,一红一绿,一动一静,观影情绪被调动起来了,爽。
电影的音乐一如既往优秀,不能否认的是,我对吉卜力的动画电影配乐还是有滤镜。
作画也很细腻,豆瓣有个短评很有意思,说这就像“今敏托梦一半……”,画面色彩分镜没有能挑出缺点的地方(滤镜有)。
说着说着又想去看一遍了,一定要大屏幕看才爽,可是电影票动不动就四、五十真的好贵。
先写到这儿。
做饭
周末抽时间把厨房清洁打扫完后,油腻的味道和墙壁地板都干净了很多,冰箱也正常使用起来了,于是,周末煮了晚饭,米饭+午餐肉煎蛋,室友本来想点外卖,最后也是买了速冻饺子,自己煮了当晚饭。
有一个能做舒服做饭的厨房和冰箱,幸福感大大增加了。(厨艺除外)
因为厨房冰箱都已经准备好了,所以下周准备开始带饭,但是吃什么菜还没有决定(这为下周带饭的我埋下了大雷)。
吃药
上个月31号去看了医生,给开的胶囊和口服液,因为忘记自己对吞药有恐惧,所以一开始并没有焦虑。
1号上班,带了药,才发现自己很难吞下胶囊,但是要必须吃,抱着不会出事的决心,又去小红书研究了怎么吞药,最后把胶囊泡软,磨磨唧唧地吞完了三粒胶囊。
在公司人多,真卡住了也还有人帮忙,回到家晚上吃药,我还是不顾形象,偷偷把胶囊里的药粉倒出来,和水混着喝了,其实也没有特别苦,和吞胶囊的恐惧比起来,我选择吃点苦。
但是,多吃了几次药,似乎熟悉了口感,所以后面几次吃药还是挺快的,跟着水一起喝下去了,也是抱着决心的。
但是,一个人在家也还是不敢,笑得,毕竟真卡住喉咙了,没人帮忙。
这周的时间记录
Activity Type | Duration | Percent |
---|---|---|
睡眠 | 47:32 | 28.30 |
其它 | 36:42 | 21.85 |
健康 | 06:56 | 4.13 |
工作 | 06:18 | 3.75 |
交通 | 04:20 | 2.58 |
家庭 | 02:36 | 1.55 |
兴趣娱乐 | 02:05 | 1.24 |
学习 | 02:03 | 1.23 |
未记录的时间 | 59:24 | 35.36 |
总共 | 167:59 | 100.00 |
我的天,怎么睡眠时间减少了1个小时,上周好不容易看到翻盘的希望,结果这周又被打回原形了。
其它时间增加了16小时,总之这周是在原神锄大地,因为我是零氪党,为了到时候保底补到散和莱欧的命座,只好把地图都锄完,下一步是尘歌壶和打牌的任务原石,把能搜刮的都搜刮干净,然后我的原神就能毕业了,专心搞RPG。
健康时间增加了5小时,这周陆陆续续有很多日用品到,收拾、加上打扫房子,重新整理东西,打扫厨房,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了做饭的时间(估计占比较大的比例,因为厨房一进,就是半小时起步)。
工作反而是减少了10小时,这周少上一天班,补班那天也是迷迷糊糊的,摸了个大鱼。
交通时间减少了5小时,这周虽然是清明假期,但是除了看电影,基本没有出门,在家锄大地了。
家庭时间也是这周突然新增了,因为清明节,妈妈也回家了。
兴趣娱乐减少了1小时,这周只看了宫崎骏的电影,其它娱乐活动基本没有。
学习时间只少了1分钟,雷打不动的已经融入生活的习惯,打卡多邻国和阅读,虽然多邻国这个app占用内存还挺大的,但还是舍不得卸载。
未记录的时间也减少了5小时,这就是玩原神给我的好处(不是)。
这周看到的好玩意
《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》